[橡木金融编者按]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在最新的报告里指出,CPI的走低不意味着债市迎来升温机会;6至7月的债市可能面临IPO带来的流动性冲击和国债或增发带来的“双重阻碍”。
==精华阅读==
【债市动态】 一年国债中标利率3.42%符合预期|| 地产公司债融资纷纷获批
经济仍处下行通道投资长期可为债券投资新选择—中小企业私募债债券指数化产品体系发展展望标普道琼斯和德银推出人民币指数QE3推出或成压垮债市最后一根稻草冬藏债券 等待春暖花开【债市分析】 美暗示不再减息我货币工具应调整 || 中国6月加息概率基本消除
==阅读全文==
大型IPO收缩流动性
大型IPO带来了市场的紧张气氛。连日来回购利率上涨,居高不下。到昨日,回购利率全线攀升,加权平均利率达到3.1168%,升了7.48个百分点。其中,隔夜和7天回购利率分别达到2.9034%、3.3118%,分别上升2.56和3.55个基点。大行的资金仍然不够稳定,回购的融出比例只有44%。
昨天也正是证监会发审委审核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A股IPO申请,此次中国建筑拟发行不超过120亿A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不超过40%;根据募资计划显示,本次发行筹资额或将超过400亿元人民币。
“市场很久没有发行这么大募集资金量的股票。一般过会后一周内就开始发行,所以这几天市场是提前紧张了。”鲁政委说。
鲁政委说,根据以往经验一般在IPO冻结资金期间和前后,银行间市场利率都会大幅波动。IPO期间更多表现为同业存款,由此金融机构将普遍感受到流动性来源稳定性的明显下降,从而大幅增加预防性备付需求,促使银行间市场流动性趋紧。
尽管今年采取了新的验资模式,但鲁政委认为,在新验资制度下,IPO 对短期利率的冲击虽有减弱,但总体影响依然相当显著。
今年与去年不同的一点是,以往流动性的相对丰歉主要表现在国有银行和其他中小金融机构之间;而目前则更多表现为原本传统流动性宽裕的国有银行流动性趋紧,政策性银行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流动行则稍微宽松。
“今年大行看起来比较紧张。”一家股份制银行货币市场处人士说。
按照鲁政委的分析,这种新的流动性分布非均衡格局,可能进一步加剧IPO期间的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紧张和利率波动。
而资金面趋紧的风险较大,未来可能成为债市的制约因素。
不过,乐观者认为这只是短暂的影响。某国有银行的债券分析员指出,这种早有预期的大型IPO事件,会令市场机构提前准备与消化,其最终对于货币市场利率的超预期冲击效应反而不如前期诸多小型IPO的集中密集发行。